法制周报记者 李翔 见习记者 廖悠悠 通讯员 吴世界
“购买养老床位,返租赚取租金,年利率高达15%”,销售员讲得绘声绘色,听起来是门不错的投资,稳赚不赔,然而,很多奔着养老投资的老人,最后却落得个血本无归、老无所依……这是长沙市雨花区检察院办理的一件专门针对老年人诈骗大案,犯罪团伙以投资养老理财产品为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700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骗子的骗术也不断升级,兼职刷单、以房养老、古董投资等骗局层出不穷。特别是老年群体有钱有闲,但投资渠道有限,防范意识较低,已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发人群。如何更好地打击整治电信诈骗、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4月18日,记者走进长沙市雨花区检察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成立“反电诈工作组”,加强电信诈骗犯罪研究
“针对电信诈骗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案情日趋复杂的现状,经研究,2020年6月,专门成立了反电诈犯罪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反电诈工作组,对办理电诈案件中遇到的普遍性、疑难性问题及时探讨研究,并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成效很明显。”雨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尹跃连介绍道。
在强化内部研究的基础上,为了统一公检法电诈案件办理标准、提升办案质效,雨花区检察院反电诈工作组定期与侦查、审判机关开展交流,统一思想、强化共识。近日,该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吴礼强受邀到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参加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业务培训会,为分局办案民警授课,就“断卡行动”中的罪名适用问题进行细致解读,指导办案民警准确适用相关罪名并有效取证,反响良好。
注重追赃挽损,用心用情办好每件小案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式十分隐秘,一旦上当受骗,财产损失很难追回,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此时追赃挽损效果如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提升追赃挽损工作的成效,该院成立了追赃挽损办案组,努力为受害群众挽回被骗损失。
“我们要求办案人员对于真诚认罪悔罪、特别是退赃退赔的诈骗犯罪嫌疑人,依法能宽则宽,通过充分释放这一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制度红利促使其认罪认罚,从而最大限度帮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第一检察部主任肖小晶介绍。“太感谢您了肖检察官,没想到钱真的到账了,还这么快。”不久前,她收到了一名受害人退款到账打来的感谢电话。
据统计,2021年以来,雨花区检察院累计帮助被骗群众追回款项924.8万元。
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发动反诈群防群治力量
“守好养老钱、防止被诈骗,给钱不要、要钱不给”——走进长沙市雨花区鼓风小区,首先印入眼帘的便是这行硕大的标语,鼓风小区正是雨花区检察院参与打造的全区首个“无电诈”样板小区。
“对于电信诈骗,事后打击比不上事前防范,快速破案比不上不发案,多追赃比不上不受骗。创建无电诈小区,对于从源头上减少电诈案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雨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曾永清强调。
2021年4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后,雨花区检察院着眼鼓风小区老年人多、连续多人被诈骗的情况,将共建“无电诈小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品牌活动加以推进,投入专项资金、人力,依托线上线下反诈宣传阵地、反诈楼栋长奖励机制、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等手段,一年来,902户居民成功实现了“无人被电信诈骗、无人参与电诈犯罪”的创建目标,赢得社区群众广泛赞赏。
责编:李林俊
来源:法制周报
			
                








